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
CHINESE POLITICS 
開課學期
98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政治理論組  
授課教師
陶儀芬 
課號
PS4001 
課程識別碼
302 4171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5,6(12:20~14:10) 
上課地點
社科22 
備註
與「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發展」二擇一必修。
總人數上限:10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81chinesepolitics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I. 課程介紹
09/16
李侃如,第一章,pp. 1-24.
Naughton, Introduction, pp. 1-14.

II. 整體歷史發展
09/23 中國近代史與共產黨的崛起(before 1949)
李侃如,第二章,pp. 25-54.
Naughton, Chapter 2, pp. 33-54.

09/30 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(1949-1976)
李侃如,第三、四章,pp. 55-120.
Naughton, Chapter 3, pp. 55-84.

10/07
紀錄片欣賞: 早上八、九點鐘的太陽
( http://www.morningsun.org )

10/14 改革時期(after 1978) (上)
莫理斯邁斯納,第21、22章,pp. 383-416
Naughton, Chapter 4, pp.85-100

10/21 改革時期(after 1978) (下)
莫理斯邁斯納,第23-25章,pp. 417-514
Naughton, Chapter 4, pp. 100-112.

10/28
紀錄片欣賞:Tank Man

11/04 進行期中分組報告討論

III. 當前政治議題
11/11 經濟轉型、社會流動與不平等(交期中分組報告)
Naughton, Chapter 6, 8, and 9.

11/18 國家與社會關係
楊光斌,第七、八章,pp. 191-241.
*徐斯儉與吳玉山,第二章(蔡定劍)

11/25
紀錄片欣賞:To be announced

12/02 黨國體制
李侃如,第七章,pp. 181-214.
楊光斌,第一章與第二章,pp.23-83.

12/09 菁英政治
*黎安友,第三講,pp. 43-60.
*徐斯儉與吳玉山,第三章(楊開煌)、第四章(寇健文)

12/16 中央與地方關係
李侃如,第六章,pp. 155-179.
楊光斌,第五章:地方政府,pp. 138-171.

12/23 民主化前景
*黎安友,第一、二講,pp. 01-41.
Andrew Nathan, “Authoritarian Resilience,” in Journal of Democracy (January 2003), pp. 6-17.

12/30 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
*黎安友,第四、五講,pp. 61-95.
IV. Conclusion
01/06

01/13 期末考
 

課程目標
本課是研究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政府與政治的入門課程,以大學部高年級學生為主要授課對象,希望帶領學生從比較政治的觀點來瞭解中國大陸1949年以來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發展。除了往年探討縱向歷史發展與橫向的當代政治議題外,因應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,自本學期起並加重對經濟議題的探討。 
課程要求
(1) 課堂參與(10%)
(2) 期中分組報告(40%)
(3) 期末考 (50%)

* 分組報告說明─(1)按照學號五人一組;(2)經討論共同撰寫一篇5000字報告(11/04進行討論,11/11繳交報告);(3)題目:「中國崛起」一般指的是1990年代以來中國綜合國力(尤其是經濟)的穩定快速增長,這樣的增長當然與後冷戰以來中國內政與國際局勢發展密切相關,但在1990年代之前,就我們這學期前半已經討論過的議題來說,其實也與三個遠因相關─毛時期的社會主義革命、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、天安門事件的鎮壓。請就這三方面來進行討論,(1)究竟這三方面如何為1990年代的「中國崛起」奠定基礎?(2)對於你們這組來說,哪一個方面的因素最重要?為什麼?
* 期末考說明─(1)選擇題5題(30%);(2)解釋名詞5選3(30%);(3)問答題3選2(40%)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5:30~17:30 
指定閱讀
黎安友,中國政治變遷之路 (台北:巨流,2007年)
徐斯儉、吳玉山主編,黨國蛻變: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(台北:五南,2007年)
 
參考書目
Barry Naughton, The Chinese Economy: Transitions and Growth (Cambridge, Mass: MIT Press, 2007).
李侃如 (Kenneth Lieberthal)著,楊淑娟譯,治理中國:從革命到改革 (台北:國立編譯館,1998).
寇健文著,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:制度化與權力移轉, 1978-2004(台北:五南圖書公司,2004年)
莫里斯邁斯納(Maurice Meisner)著,杜蒲譯,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:中華人民共和國史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5年).
楊光斌,中國政府與政治導論 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3年)
Andrew Nathan, “Authoritarian Resilience,” in Journal of Democracy (January 2003), pp. 6-17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末考 
50% 
 
2. 
期中報告 
40% 
 
3. 
課堂參與 
1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09/16  Introduction 
第2週
09/23  China in Revolution 
第3週
09/30  The Mao Years 
第4週
10/07  紀錄片欣賞:早晨八、九點鐘的太陽 
第5週
10/14  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(上) 
第6週
10/21  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(下) 
第7週
10/28  紀錄片欣賞:Tank Man 
第8週
11/04  討論分組報告 
第9週
11/11  經濟成長與社會變遷 
第10週
11/18  國家與社會關係 
第11週
11/25  專題演講:張鐵志─「中國的網路新公民運動」 
第12週
12/02  黨國體制 
第13週
12/09  菁英政治 
第14週
12/16  中央與地方關係 
第15週
12/23  專題演講:崔之元─「孫中山、Henry George、臺灣土地改革與當前大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」 
第16週
12/30  中國民主化前景 
第17週
01/06  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 
第18週
01/13  期末考